10月30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落下帷幕,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在主赛道中获得三等奖1项,捧得“优胜杯”。此外,在“黑科技”专项赛中荣获1项恒星级奖项。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智能轮胎的路面抗滑失效风险预警技术
项目成员:刘帅年、金屹阳、杨子超、李欣鸿、主帅
指导老师:朱兴一、刘成龙
项目简介:本作品以研发具有抗滑性能自感知功能的智能轮胎为切入点,提出了“信息感知-数据传输-风险量化-实时预警”的全链路抗滑失效风险预警技术。包括研发了具有车速、胎压、抗滑性能等级等感知功能的智能轮胎。进一步将感知参数输入车路一体化联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平台中,实时分析车辆在当前工况下的运动特征,评估抗滑失效风险等级。当风险等级超出值时,向驾驶员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预警,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恒星级奖
项目名称:安交智达——守护每一位职业驾驶者的生命安全
项目成员:李诚信、于海岩、叶陈捷、王鹏飞、吴悠、蔡佳韵、赵紫伊、史冰玉、胡佳欣、赵微
指导老师:柳本民、陈雨人、赵伟
项目简介:现存智能座舱驾驶系统大多仅为数据的集中显示和简单的交互功能实现,疲劳驾驶监测与PDCA安全管理联动不足,交通云平台的风险分析欠缺,并未很好的将疲劳检测、大数据分析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实现系统基于云平台载体的驾驶员安全多模态综合分析。鉴此,本团队旨在建立一种基于人因风险分析与主动管控的驾驶本质安全解决方案,设计完成了一个用于避免驾驶人(尤职业驾驶者群体)导致的人因交通安全事故的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共囊括基于集成感知装备的驾驶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
同济交通编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