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学院“十四五”规划,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在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中谱写辉煌的“同路人”篇章。
年度关键词:
# 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 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
# 上海临港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智慧科技研究院
#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7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6项
# Nature子刊论文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奖
#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 第六届iFRAE国际会议
#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 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01 一流党建
一流党建引领学院发展,在过去一年,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筑基、示范、引领、双优”工程,将党建工作贯穿办学治院、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基层党建和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开展了11次专题读书班,5次集中学习,校内外调研15次,邀请校内外多位专家做辅助报告,专题党课累计学习时长200余小时,参加学习党员共计3000余人次;与4家校内外单位联学共建,与1家单位设立实践育人基地、就业实习基地。
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为契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制度,加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和党建工作队伍培养,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双创工作,强化师生支部联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党建“一支部一品牌”。
铸就育人模式精品项目,个人、集体优秀代表获表彰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入选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张玉同志获评“学生先锋党员标兵”。
研究生第六党支部副书记周瑶成获评第二届“卓越·领航”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比赛“优秀党课”奖。
研究生第十七党支部的“对标争先”建设项目获评优秀项目。
严作人老师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02 科学研究
聚集力量统一谋划,构建学科高水平科研大平台;聚焦交通强国战略、双碳战略,加大有组织科研攻关,推进成果落地。
聚集力量统一谋划,构建学科高水平科研大平台
牵头获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安全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
牵头成立、运营上海临港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智慧科技研究院。
牵头成立自主智能交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
加大有组织科研攻关,科技创新获优秀成绩
牵头获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学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一等奖3项。
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
主办的英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被ESCI及Ei Compendex双收录。
孙立军教授团队成果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5月、10月举办“同携手,济天下”科普系列活动,暑期成功举办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第四期学习。
持续策划专题科普文章。
03 人才培养
优化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学状态、本科生教学状态在全校名列前茅。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多项教学成果奖、教学创新竞赛奖
牵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 获得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获得卓越大学联盟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批国家、上海市一流课程
新增4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门上海市重点课程。
优秀学生荣获多项奖项表彰
1人荣获同济最高奖——追求卓越学生奖;1人荣获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本科生“学术之星标兵”称号;1人荣获“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2023年度励志之星”称号。
获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黑科技”专项赛恒星级奖1项,捧得“优胜杯”。
04 人才队伍
完善人才引育机制,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彰显交通强国战略的同济力量。
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持续打造各类人才交流平台
持续承办第二届、第三届“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为全国交通学科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举办第八届“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分论坛”、“新机遇、新挑战、新征程”全球英才招聘会和TRB全球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招揽海内外优秀人才。
构建交通强国战略人才队伍,进一步增强师资力量
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马万经。
1人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获批国家海外优秀青年人才计划、1人入选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1人获批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奖(成果转化类);1人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入选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A类,2人入选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
3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0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4人入选爱思唯尔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9人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引进外籍专家3人。
6位博士后入选上海市2023年“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
05 对外交流合作
顺应国内外形势,拓宽国际交流合作途径,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国际/境外合作。学院师生参加国际交流约450人次,学院领导率代表团分赴德国、意大利、法国、新加坡等地访问,全年邀请60位国外专家学者来院交流访问。
高质量实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与广东、宁夏等地交通运输厅,以及腾讯云计算、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落地。
举办国际会议与两岸学术研讨会,国际/境外合作行稳致远
相继成功举办了“低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新进展”特邀论坛、第八届国际交通安全学术研讨会、第六届道路与机场工程前沿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二届道路与机场工程研究青年论坛、第十六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研讨会”(THNS2023)及第三届海峡两岸五校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开展对外交流,拓展国际合作新途径
学院领导率代表团分赴德国、意大利、法国、新加坡等地,访问重要伙伴高校,与佛罗伦萨大学、帕尔玛大学签订框架协议,与法国上法兰西应用科学学院院长签订双学位项目,启动与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TH)、南洋理工大学等硕士双学位合作项目。
围绕“中德合作2.0战略”进行深入宣介,加大中德博士生项目宣传,中德博士生导师新增至27位,合作德国高校及研究机构超过10余家,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共同申报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与维养项目中心。
举办国际暑期学校和讲堂,促进国内外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
举办新加坡、意大利国际暑期学校和香港三校学术交流活动。
开展第五届“同路人”国际暑期讲堂(交通工程)、第九届“同路人”国际暑期讲堂(道路工程)。
组织师生参与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数智时代永续交通“项目,三组同学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及优胜奖。
全面实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与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克拉玛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强生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
06 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凝聚力,通过各项实事项目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提高学院师生校友的凝聚力。
发挥同路人文化育人功能,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凝聚力
完成线上院史馆建设。
践行“思行合一、交融成艺”,师生校友同心同行同路人
校友童小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校友雷志彬荣获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年度卓越校友”奖。
召开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校友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实质启动校友会北京校友站活动。
黄泽蓉、陈佳维|整理
同济交通编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