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祝贺!我院杨晓光教授荣获“2021中国智能交通年度人物”
  发表时间:2021-12-09    阅读次数:

     12月6-8日,第十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 2021)暨2021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长沙召开。会上,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教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被授予“2021中国智能交通年度人物”称号,以表彰其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贡献。

 

1
杨晓光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是国家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住建部等联合发起成立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协会所举办的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是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综合性行业交流活动之一,自首届在上海市创办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本届年会主题为“ITS开创可持续交通新格局”。自2015年起,年会每年举行“中国智能交通年度人物”评选,旨在表彰和鼓励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杰出开拓者和耕耘者,目前已有6位在中国智能交通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者获此殊荣。

2
博士研究生王方凯代表杨晓光教授接受颁奖

    受疫情的影响,杨晓光教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发表获奖感言并分享了自己的期望与感受:一是为中国智能交通引领世界发展点赞,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及产学研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已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呼吁广大同仁应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实现我国智能交通可持续再发展,希望与各位同仁们再接再厉、求真务实地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的2035年和2050年目标,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国倚其强”而不懈努力;三是我国智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基础理论与方法和关键技术创新,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卓越人才培养,今后将继续为之努力奋斗。

人物简介
    杨晓光,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拔尖人才培养及“交通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责任教授(PI),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带头人之一,主攻交通系统工程和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与智慧城市及智能社会方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上海市领军人才等。现任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室主任,曾任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交通工程系首任主任(2002-2014 年)。
1.智能交通,任重道远
    杨晓光教授是我国恢复高考后培养的一代“交通工程和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学者。1978 年由插队知青考入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先后获得土木(路桥)工程学士、交通工程硕士、智能交通系统博士学位(1994-1996年期间受国家教育部选派/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杨晓光教授于1995年参与创建了“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我国最早的同类研究机构之一;2005年,他参与建议举办首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至今已办十六届;2006年作为发起人之一,与学界同仁在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创设“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该赛事目前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A类大赛,已连续举办14届;作为发起人还创办“中国实验交通研究联盟”及论坛,对我国智能交通领域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杨晓光教授在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上发言

4
杨晓光教授为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一等奖获奖团队颁奖

5
杨晓光教授发起并参加中国实验交通研究联盟第一次论坛

    杨晓光教授是我国交通系统工程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两个领域的早期研究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导师杨佩昆教授带领下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第一套自主研发“城市交通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75-2443 工程)。创立了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交通工程学2.0”“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系统”“复杂条件下基于数据的多模式交通主动协同控制/管理/服务/决策一体化(AI-TMaaS)”“城市交通健康诊断与智能医生”“公共交通服务理论与关键技术”“交通防灾救灾主动智能应急管理”“老城区交通综合改善理论与方法”“实验交通学”“交通服务学”等一系列学术思想并构建相关学术体系,创建了“未来城市与交通联合实验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 8 项(其中重点项目 2 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高新技术研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与支撑计划课题 10 余项,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等 100 余座城市交通综合改善贡献了同济智慧。2020年特别承担了国家人社部“国家专家服务团队项目-中国乡村交通与品质出行行动”,开拓了乡村交通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杨晓光教授所取得的学术和应用成果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和应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0 余项,他所开辟的研究领域已成为我国交通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同。

4
杨晓光教授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

6
杨晓光教授带领团队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专项年度工作会议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杨晓光教授自1982年留校任教以来,始终潜心于人才培养,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挚爱教育教学事业,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把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作为其第一要务,长期以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以深厚学养和师者情怀不断地诠释着教师职业的伟大。
7
杨晓光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

    杨晓光教授始终铭记自己既有科学研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有教书育人之重任,开创并主讲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交通设计》。该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上海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不仅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更被国内100余所大学采用,被国际上译为英文推广。杨晓光教授主讲的另一门本科生课程《交通工程》也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目前他正带领教学团队开发设计交通运输类本科基础课《交通运输系统原理》。杨晓光教授还坚持为新生院和数学强基班的同学开设交通学科发展史、大学学习思维与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等课程和讲座,激发新生们学习和创新的热情。作为教育部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晓光教授还通过教指委平台做好全国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中国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局建言献策,把准航向。
    作为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拔尖人才培养责任教授(PI)和教学名师,杨晓光教授获2007年上海市育才奖,2020年被评为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多年来,杨晓光教授培养了博士 76 人、硕士 170 余人、博士后 12 人,其中,43位博士就职于国内外一流大学,晋升为教授或副教授者34人。另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在杨晓光教授的指导下,还有多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追求卓越学生提名奖(研究生组),以及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奖等荣誉。

8
杨晓光教授课题组合影

9
杨晓光教授授课中

学生印象
2015级博士研究生 王一喆
    杨老师不仅对学生的治学要求严格,而且对自身的要求更为严格。杨老师常说:学到老活到老。所以杨老师始终“奋战”在交通学科领域的科学与技术最前沿,引领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在科研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进展。杨老师“授人以鱼更加授人以渔”,经常为我们介绍交通的最新学科进展与行业动态,高屋建瓴,指导我们的科研方向;旁征博引,开拓我们的科研思路。老师给予了我们做人及学术和生活上全方位发展的教导和关怀。其教育张弛有度,不仅会考虑学生的特质,还会照顾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达到目标。杨老师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们也是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让初入社会的学子感到了坚实的温暖。不仅如此,还为学生们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活动提供支持,在各种学术及行业交流会中,杨老师会不遗余力地向行业前辈和专家学者们介绍自己学生的研究工作,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创造多样选择。
2017级博士研究生 刘心雨
    杨老师给予了我们做人、学术和生活上全方位的教导和关怀。老师的教育张弛有度,会根据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实现研究课题。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研究不能脱离实际”,“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是工学研究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成为我日后持续践行的原则,为我的研究生活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杨老师注重团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研究生态,使我们能够充分汲取知识和技能,迅速成长。
2018级博士研究生 王方凯
    杨老师是一位正直、睿智而又包容的学者和导师。杨老师亦师亦友,在科研工作中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都极为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大家时常关爱、分享人生经验,帮助学生从更多维度健康发展。杨老师极具家国天下情怀,时常见他为了一个交叉口、为了一条路,乃至为了一座城,奔走考察、奋笔谏言、通宵达旦。杨老师视野开拓、落地扎实,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工程实践中,无时无刻不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大势、将国家战略深入浅出的传播给学生、传导至具体研究与项目中。杨老师的身体力行,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影响意义深远,是我人生旅途中最为敬重的老师之一。
2018级博士研究生 郝正博
    杨老师不仅对待科学研究严谨求实,教会我们寻找科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对待学生事务认真负责,一直坚守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第一线;更是在为人上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教育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要把做人摆在首位;这些教诲如春风化雨一般,润物无声。同时,杨老师经常寄语我们,要从我们国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胸怀天下,勇于开拓进取,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同济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实实在在地提高人民出行服务水平。
2018级硕士研究生 龙可可
    杨老师平易近人,了解学生想法,时常就最新的资讯与学生交流。同时,杨老师阅历丰富,他经常强调同济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精神,不仅和大家分享最前沿的学术思想,也给我们讲解交通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范例,让大家受益匪浅。杨老师不强制学生做练习,采取劝导的方式督促同学们阅读书籍,多写作,多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不分难易都耐心、细心解答,而且用科学的、专业的、综合的数据进行分析,使解答充实有趣。
2019级博士研究生 李佳贤
    杨老师是一位集师者、学者、智者、仁者为一体的教育工作者。杨老师引领学生去探索交通科学问题,鼓励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去解决问题;强调做科学研究敢于质疑一切,做学问要有前瞻性;同时强调做科学研究要有使命感与责任感,要着眼于重大的社会需求、重大的应用需求、重大的理论需求;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主动询问学生遇到的困难并帮助解决。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康振
    杨老师非常善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优点,补足学生的短板。一位博士研究生回忆道,第一次向杨老师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由于科研基础薄弱,存在有很多问题和不足。杨老师不仅没有批评其不严谨,反而耐心为其一一讲解,讲到兴起时,情不自禁在黑板上写起板书,一横一竖,一个小小的交叉口就能引出无数科学问题;一撇一捺,明师风范尽显方寸之间。杨老师时常鼓励学生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跟随杨老师出差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杨老师仿佛把课堂从教学楼里搬到了一个个的交叉口里,现场给学生们分析流线、冲突、交通设计、信号控制与优化配时等等,作为杨老师的学生,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宝贵的实践中完成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成为既能搞研究、又能上“临床”的交通医生。

    杨晓光教授长期以来以其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精湛深厚的学术造诣、与时俱进的创新力、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积极豁达的处世之道、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为国家交通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10
杨晓光教授带领学生参加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京都大学联合论坛

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杨晓光教授不仅倾力做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还积极地投身社会服务。他担任过国家公安部、住建部“实施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科技部“全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资深专家等社会和行业职务。现担任教育部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交通工程专业分教指委主任、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道路交通优化与控制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交通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联合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公共交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交通信息与安全》杂志编委主任、《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系统与信息工程》等学术期刊编委、国际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 Network Reliability”)委员、高德智能交通首席科学家等职务。
    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杨晓光教授朴实的人生态度和工作作风。他总是强调,科学研究应充分考虑三个方面重大需求——“重大的社会需求”“重大的应用需求”“重大的理论需求”,即所研究的问题应是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具有应用的必要性,还须有基础理论价值。例如:杨晓光教授提出的“交通设计理论”“实验交通学”,以及“交通工程学2.0”等,既是理论和学术重构与创新发展之须,也为我国交通工程引领世界发展、人才培养及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道路。
11
杨晓光教授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分教指委工作会议

12
杨晓光教授参加贵州省交警系统培训班

    杨晓光教授为了掌握真实的交通问题,践行学以致用原则和大学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担任了多省市的城市交通顾问。他常带领着研究团队从实际需求出发,着眼于工程科学研究的本质。多年来已将其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中山、济南、宿迁、南京、苏州、太仓、杭州、宁波、柳州等100余座城市,为我国城市交通的综合改善及其信息化/智能化,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发展做出了瞩目的贡献,为中国的城市交通治理贡献了同济力量。例如,仅交通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应用,就为交通工程学科的完整、我国城市交通优化改善发挥了变革性作用,影响深远。如此成绩背后,是超凡的执着与过人的辛劳。翻开杨晓光教授办公桌上的日程本,会发现每页都记录着当天要做的事情,密密麻麻,每句话每行字,都渗透着他的心血与汗水。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马林教授在第十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2021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大会为杨晓光教授致颁奖辞时说:
    “杨晓光教授是我国智能交通起步发展时期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长期在交通工程和智能交通领域探索和实践,致力于交通工程与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桃李满天下,在道路交通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杨老师在交通组织与优化控制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是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主要完成者之一。积极推动和践行交通工程与智能交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在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交通健康分析与智能诊断等方面取得多项优秀成果。在交通系统设计、通行能力和主动交通安全等领域不懈耕耘,创立了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交通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
    祝贺杨晓光教授荣获“2021中国智能交通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