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5日上午,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国际研讨会在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嘉定校区济人楼405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由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与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共同主办,旨在加强智能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学术研究、产品开发和验证测试的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其理论研究与产业化发展。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院长、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凌建明教授致欢迎辞,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惠君女士、副秘书长虞同文先生出席会议,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副院长马万经教授主持会议。
会上,美国德克萨斯T&A大学Swaminathan Gopalswamy教授、上海国际汽车城李霖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研究员冯毅恒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系助理教授吕辰博士、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马万经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Gopalswamy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德克萨斯T&A大学在智能网联车上的研究概况,并分享了其在大型货车编队行驶、公路工作区联网、智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等问题上取得的成果和研究现状。李霖博士介绍了上海国际汽车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体系,以及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昆仑计划”面向智能驾驶测试的核心场景库及其发展概况。冯毅恒博士从网联车的交通控制前沿技术角度,提出了面向网联车的“无信号灯”控制新方法,介绍了密歇根Mcity的实车+仿真试验设施设备平台。吕辰博士针对L3层面的辅助自动驾驶体系下的人车交互问题着眼,针对辅助驾驶下的驾驶人注意力和工作强度问题,介绍了其研究成果。马万经教授从驾驶辅助、车辆控制、交通管控、出行服务四个层面上,介绍了智能驾驶和车路协同领域内的研究现状、进展和成果。
主题报告之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着演讲嘉宾的汇报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保丽霞博士针对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变抛出话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讨论,纷纷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最后,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惠君女士总结了本次会议。她指出,在交通智能化、网联化的潮流下,新技术为解决交通拥堵这一国际性难题提供了机遇,本次会议围绕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新技术研究与试验的发展前沿,对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产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人:马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