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本科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关于启动2020年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预通知
  发表时间:2020-03-16    阅读次数: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教高函[2019]13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决定启动2020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组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本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所含的各类项目,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国创”)、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上创”)、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tudent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以下简称“SITP”)。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严格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项目推荐类型
本次项目申报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型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成果等,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申报对象
1.申报者应当为我校2017级、2018级、2019级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或创新创业实践具有浓厚兴趣,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创业能力及较好素质,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和实验方法的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研究和实验、撰写研究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工作。
2. 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
3. 2019级学生仅能申请SITP项目,2017、2018级学生可申请SITP、上创、国创项目。
四、申报要求
1.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探索性、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等特点,以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与社会、生产、科研等实际相结合。
2.原则上项目以团队申报,国创、上创申报团队最多为3人,SITP申报团队最多为5人,每个申报项目须指定负责人1名。所有成员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
3.项目指导教师必须为我校教师,每个项目的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职称需为中级及以上(未定职称人员需为博士)。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项目数为2项。
4.本次申报中所有项目执行立项申报制。2019年学生仅允许申报SITP项目,在申请国创、上创项目时,鼓励已结题的优秀SITP项目(项目负责人为2017、2018级学生)优先申请国创、上创项目,未参加过SITP项目的2017、2018学生,可由导师推荐直接参加国创或上创项目的立项申报。允许少部分2017、2018学生申请SITP项目。
5.创新训练项目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必须完成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周期为1年。(如项目不能如期完成,可与当年申请项目延期结题)。
6.国创、上创项目将大部分从已结题的优秀SITP项目中产生,少部分通过导师推荐优秀项目直接产生。
7.学生以所选项目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作为申报项目托管学院,并在该学院完成从项目立项至项目结题的所有环节(申请学院应积极配合相关管理及答辩工作)。
8.本年度立项的国创、上创项目团队需要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以上活动的参与作为结题验收的一部分。
五、资助经费
1. 国家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经费为1万元/项。
2. 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经费为0.3万元/项。
六、推荐名额及要求
各学院可推荐大学生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类项目。
1.综合考虑各学院以往的申报情况、学院规模、学科差异,尤其是考量以往项目执行质量等因素,学校将按照各学院(系)的网上提交的项目数目,确定名额分配比例,进行名额分配。
2.各学院自行组织专家对学生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按评审成绩高低、名额分配情况排序确定国家级项目和校级项目。
3.各学院在推荐评审时,要求各申报项目组作出相应承诺,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出终止项目的实施。如果同年度同批次项目的结项率低于85%,则在下年度将减少项目的分配指标,结项率过低的或不给予分配指标。
七、申报程序
1.2020年2月17日-3月20日,学生自由组合项目团队,在“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中进行网上申报。(网址:cxcy.tongji.edu.cn)
2.2020年3月21日-3月23日,创新创业学院确定各学院(系)各级别名额分配比例。
3.2020年3月31日前,各学院组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所有申报项目均须参加答辩,答辩时间和地点由各学院自行确定,并填写评审意见,确定本单位推荐立项项目,并予以公示。
4.请各学院于2020年4月3日前将本学院按评审成绩高低填报的《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项目汇总表》(见附件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院评审专家组成员信息表》(见附件2)、《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院联系人信息表》(见附件3)等以上材料各一份,由教学副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创新创业学院。同时将以上材料的电子版打包发送至 18666605@tongji.edu.cn 。
5.2020年4月3日-4月10日,学校将组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专家对项目进行复审并备案。学校将对立项项目进行公示,项目公示后予以正式发文公布。
八、其他说明事项
1.学生以自身项目学科特点自行申报项目托管学院,并在该学院完成从项目立项至项目结题的所有环节(申请学院应积极配合相关管理及答辩工作)。
2.项目立项后,如无特殊情况,原则上项目小组不得变更研究内容,项目负责人或指导教师。2019级学生如因主修专业更换确须变更项目研究内容、小组成员或指导教师的,由项目负责人在6月30日前提出书面申请,并在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中进行(网址:cxcy.tongji.edu.cn)填写相关变更信息,由导师,学院管理员及系统管理员逐级审核,项目变更情况以创新创业学院的审核结果为准,具体执行准则另行通知。
3.所取得的项目成果产权归学校所有,发表学术论文时应该注明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联系人:
  沈嘉老师    65981120 13043@tongji.edu.cn
  汉欣慧老师   65981127 18666605@tongji.edu.cn

联系地址:四平校区瑞安楼80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