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明,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特聘教授/二级教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院长,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航空运输与工程分指委副主任委员,国际智能建造学会副主席,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执行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优秀学者、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4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教育经历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本科
1987年9月至1989年12月,西南交通大学航测与地质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1990年9月至1993年1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地下建筑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94年12月至2000年7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副教授
2000年7月至2003年2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教授
2002年1月至2002年3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交通政策综合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3年2月至2010年7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道路与机场工程系教授、系主任
2005年2月至2005年5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访问教授
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教授、副院长
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教授、常务副院长
2014年6月至今,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年9月至今,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教授、院长
2017年12月至今,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兼职(部分)
2016年6月至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
2016年9月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土木工程学科机场工程分支主编
2017年1月至今,《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执行主编
2017年2月至今,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2018年2月至今,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航空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9年2月至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9年10月至今,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副主席
2020年2月至今,中国公路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
2022年6月至今,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常务理事
重要研究任务(部分)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主持,1993-19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1997-1999
上海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主持,1998-2001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主持,2000-2002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主持,2001-2003
上海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主持,2002-2005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主持,2003-2005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主持,2004-2006
中国民用航空局专项任务,主持,2005-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08-2010
中国民用航空局专项任务,主持,2009-2013
中国民用航空局专项任务,主持,2012-2014
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主持,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13-2016
国防重点项目,主持,2013-2015
中国民用航空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主持,2015-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主持,2015-2018
国防重点项目,主持,2017-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18-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2018-2022
中国民用航空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主持,2020-2023
中国民用航空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主持,2021-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主持,2022-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主持,2024-2027
标准/规范/著作(部分)
《民用机场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MH/T 5024-2019)
《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AC-140-CA-2010-3)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维护技术规范》(报批)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 5004,修编)
《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MH/T 5010-2017)
《民用机场道面现场测试规程》(MH/T 5110-2015)
《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规范》(报批)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机场跑道系统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23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不停航施工技术》,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出版社,2023
《道路路网基础设施运行状态评估与预测》,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出版社,2023
《极端气候条件下季冻区公路快速维护与安全保障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力学响应及桩承式加筋路堤应用技术》,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出版社,2017
《运营期路基安全监测与评价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路基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岩溶地区公路修筑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科技奖励(部分)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2016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6,2010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2,2009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2,2008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2022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2022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0,2018
其他省部级/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46项,其中排名第一的特等奖/一等奖5项
荣誉表彰
上海市曙光学者(2002)
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骨干教师(2002)
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003)
上海市曙光优秀学者(2006)
上海领军人才(2010)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
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
人才培养
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工程总指挥等行业精英。截至2023年6月,培养博士47名、硕士102名。